您的位置: 弘善佛教 > 城市分站 > >

河东哪里有地方适合放生 放生必背两个要点

来源:未知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22-11-11 14:53   点击:145次
摘要:所以,大家应该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这些牦牛,感恩这些父母众生。在今天现存的运渎河道上,有一座小桥名为笪(音“达”)桥,桥虽不大,却历史悠久,大诗人杨万里还曾赋诗描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明天是我们秋季大放生的日子。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将近400头牦牛今天已经回家了。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我们救了这些牦牛,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今天我们为什么会救他们呢?是因为他们曾经救过我们,所以我们才有机缘救他们。放生时,我们要给他们念经、做皈依,就是要给他们种下解脱的种子。

他们都是我们宿世的父母,肯定无数次地救过我们,无数次地利益过我们。所以,大家应该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这些牦牛,感恩这些父母众生。

今生今世,他们变成了牦牛,被送到了屠宰场,在即将面临死亡的时候,我们把他们救回来了。为什么他们会投生为牦牛,差一点儿被杀呢?就是因往昔所造恶业的感召。而这个业是怎么造的呢?也是为我们而造的。就像现在的父母为儿女造业一样。这些父母不择手段地去赚钱,就是为了儿女。同样,我们所救的这些众生也曾如此。他们曾经为了我们的快乐和利益,不择手段地造业,结果导致投生为旁生,受了那么多的委屈和痛苦,感受着即将被宰杀的恐惧。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感恩。

仅仅感恩也不行,我们还要报恩。先有感恩心,再有报恩心。

应该怎样报恩呢?就是要发慈悲心。我们发誓发愿,希望这些父母众生离苦得乐,这是小乘行人也可以有的发心。作为大乘修行人,我们更应该发心:我现在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一定要精进修行,今生解脱,即身成就。我要拔除他们的痛苦,我要给予他们安乐。

放生时,大家要以这样的慈悲之心跟他们接触,跟他们结缘。然而,你不能发空愿,以后必须要精进学修,让自己早日解脱,快速成就,然后去度化他们。你要有这样的发心,有这样的信念,有这样的心态。

反之,如果你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似的,认为“我通过人力、财力等,把他们救回来了,这些众生应该感恩我”……这是不合理的,不能有这种心态。

我们应该怀着感恩与报恩的心跟他们结缘,这样我们解救的不只是他们的生命,同时也解救了他们的慧命。生命是短暂的,慧命才是永恒的。若生命没有了,这不算什么;而慧命若暂时地没有了,这才是大事。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解救它们的慧命,给它们种下解脱的种子。

我们要发愿,愿自己能够尽快度化它们。它们都是与我们有缘的众生,现在已经为它们种上了解脱的种子,再度化它们就容易了。

佛第一转法轮的时候,有八万天子得度。这些天子在投生为昆虫的时候,曾经跟释迦牟尼佛结上了缘。所以,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第一转法轮的时候,他们成为了佛的第一批眷属。佛给他们传法,他们都得地了。

我们也一样,现在就要发愿,等我们将来解脱成佛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成为我们的第一批眷属,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度化他们了。

行为固然重要,但是心态更重要。在做任何善事时,心态是最重要的。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不论何时,我们都要有一个正确的发心,要有一颗善心。

我们念佛、念经、做善事也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发心,最重要的是心态。发心才有功德,不发心就没有功德。若是不发心,虽然你做的是善事,但是不一定能得到善果。什么叫发心?发心就是无怨无悔,心里没有杂念。心发出来了,就没有这些不好的心态了,这是很重要的。

在做善事时,也不能缺乏智慧。现在很多人都做善事,比如放生、布施等。尽管你在做善事,但如果缺乏智慧,就没有意义了。如果没有智慧,即使善事做得再多,也不能解脱,不能圆满。

总之,在做放生等任何善事时,都不能缺少这两个要点。只有心发出来了,才有功德;只有有智慧的摄持,才能成为解脱、成佛的因。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评事街路口小小“笪桥”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曾赋诗吟咏

我们专栏之前曾多次介绍关于南京古河青溪与沿线名胜的诗词歌赋,本期我们把视角转向另一条与之齐名的古河——运渎。在今天现存的运渎河道上,有一座小桥名为笪(音“达”)桥,桥虽不大,却历史悠久,大诗人杨万里还曾赋诗描写。

名篇佳句

轻风欲动没人知,

早被垂杨报酒旗。

行到笪桥中半处,

钟山飞入轿窗来。

《过笪桥》——南宋·杨万里

渊源典故

笪桥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六朝时叫阳烈桥,唐时又更名为钦化桥、太平桥。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曾在笪桥附近设立放生池,在颜真卿为设立放生池工一事所书写的《天下放生池碑铭》中,就记录道:于天下州县临江带郭处,各置放生池。始于洋州兴道,迄于升州之江宁秦淮太平桥,凡八十一所。

“笪”字的本意是一种晾晒粮食、用粗竹篾编成的席子,或是牵船索。但笪桥的名称可能来源于一位道教宗师。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江苏艺文志·镇江卷》记载:笪道源,宋句容人。神宗时,江宁知府钱公辅荐之朝,不就。尝建桥以济行人,名笪桥。但学界也有观点认为,这一故事民间传说的成分比较大,史料还没有找到明确的记载。

我们再来看这首诗,杨万里乘着轿子,掀开窗帘,猛然看见不远处紫金山青灰色的轮廓。这样的景象在今天当然无从得见,但杨万里所在的南宋时期,原来的南唐时遗留下来的金陵宫城已在北宋一场大火中烧毁,在今天评事街与紫金山之间,存在高大建筑的可能性不大。在杨万里眼中的南京城天际线还是非常开阔的。

今天的笪桥为现代在运渎古河道上复建的,位于建邺路、评事街路口,小桥不过十米长,几米宽。从建邺路过了桥,就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所划定的“评事街历史风貌区”。在风貌区内,还保留着大量清末至民国南京老城南名人故居等各类建筑,这些建筑也作为市、区以及不可移动等各个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秦淮灯会”在历史上曾有2处,一处在夫子庙,一处就在笪桥——评事街一线。史料记载,清末时这里的灯会仍存在着。甘熙的《白下琐言》记载:笪桥灯市由来已久,正月初鱼龙杂沓,有银花火树之观,然皆剪纸为之。若彩帛灯,则在评事街迤南一带。五光十色,尤为冠绝。

标签: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