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善佛教 > 放生心得 >

放生5条鱼有什么寓意和象征,放生鲤鱼的寓意1
点击次数: 377   更新时间:2023-10-06 12:02  【打印此页

一、放生鱼为什么放7条鱼

1、放生鲤鱼**着放生自己,放生自己的业报,以此救赎自己所犯下的罪孽;放生鲤鱼**着方走自己的亲人,或许你手中放生的这条鲤鱼是你前生的至亲至爱。放生鲤鱼**着放飞希望,让你的希望得到重生。佛教讲求因果轮回,你放生的鲤鱼,就是所做的善事,决定着你日后的命运。积德越多,命运就会越好,同时也会替你赎罪,帮你消灾免或,所以放生鲤鱼其实就是一种转运和行善积德的意思。

2、放生是很多人都会做的事情,放生鲤鱼是很多人的选择,我们在一些放生的地方,经常都能够看到有人放生鲤鱼,能够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一些帮助。

3、放生,功德无量,放生吉祥如意,放生心想事成!心有慈悲、持续放生,功德无量!放生,可以改变命运,放生可以积累福报,放生可以提升福报。鲫鱼是很便宜的鱼,如果您一天少喝一瓶饮料就能救下一条生命了,救下一条生命功德无量。

4、放生可以**你的心灵;放生就是治病延寿、积福积善、消灾解难,放生鲫鱼的“鲫”与“吉”同音,这是吉祥的寓意,人们也都愿意放生鲫鱼,寓意好。

5、鲫鱼是杂食性鱼,但成鱼主要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因为植物性饲料在水体中蕴藏丰富,品种每繁多,供采食的面广。

6、在座的各位都乐意放生,这对大家有极大的帮助,能让我们获得长寿。

7、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谁都不愿意离开世间,都愿意一直生存在这个世界当中。这不仅是人类的共同想法,世间任何众生都是如此,包括放的这些飞禽,都愿意永远在自然界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正因如此,如果我们能长期放生,无疑会得到长寿的利益。

8、《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说,长寿有十种秘诀,如自己不杀、劝别人不杀、赞叹不杀、放生护生等。既然我们都怕死,都愿意在这个世间多活一段时光,那就要牢牢记住,我今天所讲的这个秘诀——放生!

9、如果有人问:有什么办法能长寿呢?我们也要把这个千真万确的秘诀告诉他。如今世间很多科学家和学者通过各方面的研究,也证实了这样的教义。

10、第放生能让人们了知生命的重要性。

放生5条鱼有什么寓意和象征,放生鲤鱼的寓意1

二、田螺放生有灵性

1、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都特别珍爱,当生命受到危难时,只要能保住性命,连自己平时特别执著的家庭、财产、地位等都愿意舍弃或者付出。《华严经》中云:“诸根法中,命根为首。”因为在所有根当中命根最主要,所以只要命保得住,舍弃手臂、腿脚、眼睛、耳朵等肢体或器官也不要紧。但是为了肢体或器官舍弃命根,这谁都不愿意。

2、因此,各位都要珍惜生命!在这方面,大多数人眼光非常狭隘,只知道保护自己、保护人类,对其他生命却任意践踏。我希望大家能推己及人乃至所有生命,不仅要保护自己、保护人类,还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或者意识——每一个众生的生命都极其宝贵,其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不容抹煞。

3、第放生是实践菩萨精神的最佳方便。

4、作为大乘佛教徒,为了维护众生的生命,冒着生命危险也值得努力。在隋朝时,有一位很了不起的智舜禅师,他在外行脚时看中一山,便在山上搭茅棚住了下来。有一天他在屋中修行时,一只被猎人追捕的野鸡跑到他跟前,禅师便把它藏了起来。一会儿猎人追进屋中,并要求禅师把野鸡给他。禅师一直求他:这是生命,希望你能把它放生。猎人纠缠不休地说:这只野鸡是我的一盘菜,你必须给我。后来禅师拿出戒刀,割下自己的两只耳朵,当作一盘菜交给他。猎人特别惊讶,从此之后便皈依佛门、行持善法。

5、以前,很多禅师为了救护众生的生命,哪怕自己入监狱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方面有许多非常精彩的公案。

6、今天只讲这三条,希望大家能再三思维!也希望各位要考虑人类和地球的未来,而保护一切有生命的众生。现在人类在物质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是超级的,但从有些行为上看,善心和慈悲心却越来越弱,其实这对人类乃至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有害的,因此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让所有生命都获得自由、快乐。这不仅是佛教徒的责任,对所有寻求快乐、追求真理的人来讲,其责任都不可推卸

7、佛教一般教人去恶行善,佛教徒以「放生」来实践善事善行,有些寺庙、出家人更把「放生」视为弘法的工作。那么「放生」有什么意义呢?

8、上天有好生之德,世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

9、佛教主张不杀生进而倡导放生,就是尊重一切生命的最佳体现。释迦牟尼佛在修行时,为了救一隻鸽子、兔子,自己愿意「割肉喂鹰,捨身饲虎」,来挽救这许多生命。

10、忌妖娆.精明女子(狐狸在心理学上代表着娇媚和聪慧).狐狸如果找上某个人,那么这个人会经历一段比较混沌的时期,也就是说,这段时间你会过的浑浑噩噩。即使狐狸不愿意,它也会自然而然的给人带来厄运,所以,你这段时间会有坏事发生,但不会太坏,因为这个狐狸可能是你的前世的亲人(喊你上去,此为亲密表现),厄运会稍稍减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