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弘善佛教 > 长沙放生乌龟 > 什么时候放生对儿子好,净土法门:修行在什么时候放下?在什么场所放下?

什么时候放生对儿子好,净土法门:修行在什么时候放下?在什么场所放下?

时间:2024-06-14 09:01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684

什么时候放生对儿子好,净土法门:修行在什么时候放下?在什么场所放下?

一、宁夏野生鸟去哪里放生

1、净土宗修行证果理是什么?道理,道理就是这两句话,净宗之所依“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心本来是佛,迷了变成凡夫,现在我们反迷归觉,就作佛了。只要把迷放下,就作佛了。不要再去找觉,找觉就又迷了。只要放下迷惑那就是觉。明、暗是一体;两面,有明,暗就没有了。有暗,明就没有了,佛是明的这一面,迷就是暗的那一面,只要放下暗,明自然就现了,不要再去找明。所以说放下就是。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着。

2、在什么时候放下?在什么场所放下?修行人第一步,在六根门头放下。眼见色的地方放下,放下执着,放下分别,放下起心动念;耳听音声的时候放下,放下执着,放下分别,放下妄想;鼻在闻香的时候放下;舌在尝味的时候放下,在你吃饭吃东西的时候放下;起心动念在想象当中放下,这真修行、真功夫。

3、什么是佛?佛眼看的清楚、听的明白,没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佛听声音听得很清楚、听得很明白,也没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叫做佛,这就是回归自性了,这叫真用功,真会用功。完全回归到清净平等觉,你能这样修,你的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平等的、永远是觉而不迷,这就是经题上教导我们。净宗修行的总纲领:清净、平等、觉,心净则佛土净。只要心净外面统统清净,为什么?不染污了。

4、摘自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56集2014年6月7日讲于香港

5、

以慈悲心救度众生,放生的当场,慈悲能量即刻使身心发生改变,越变越健康。并且提前释放掉往昔恶业结成的“恐惧、担心、焦虑”等等各种负能量,比如放生前路途中突然跑出,一只大狗,吓了一跳(释放掉恐惧负能量,重业轻报),突然途中交通受阻,排队等待等(担心、焦虑不安)。一般最终都会无事,顺利解决。释放掉负能量后,慈悲能量即刻使身心安稳,慈悲能量即刻到账身心。

6、放走的是原本被当食物出售的物命,饮食福禄马上增长,吃的东西会大量涌现在生活中各种环境,如家中突然多出很多食物,可能家人购买,可能他人赠送,可能单位分发福利等等。

7、以鱼为例,有些鱼会在市场中活几天,然后被他人买走宰杀。如果你不出现买走它,这条鱼将在两天后被他人买走宰杀。那么你买走此鱼后放生,比较大的福报要在两天后,渐渐到账。各种物命在市场中生存的时间不同,有1天,有2天,3天等等,一般不会超过1个月。只要不是往昔恶业太重,一般放生后一月内就会有比较好的福报到账,如:钱财,人缘,事业,姻缘,健康等等这些方面增长。即使往昔有大业障,放生功德也会使业障渐渐减退,如同太阳光照到冰雪上,雪渐渐融化掉。

8、持续放生有一个累积的过程,每隔三个月,六个月会有比较大的福报出现,比如:向往已久的人,有机会认识结缘。长久期望的事情会如愿,当然是善事善愿。心仪的物品,从手机电脑汽车到房子,一切物质都有极大机会获得,就看功德多少与业障轻重。

9、其实以上还只是现世“花报”,放生果报在天道,在佛果。延绵后世受极大福报,平时需要长久修十善才能去往的各种“天”,以放生功德回向就能随愿而往。如果回向佛果,则很快毕竟成佛。

10、每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会碰到大大小小不等的许多的烦恼。即使你现在过得再怎么顺遂,恐怕内心里面,总是难免还有烦恼。况且随着人生岁月的演进,毕竟都是会有许多许多无常的事情会逐渐的演变发生。在这个状况之下,眼前的顺遂,并不表示永远的顺遂。所以烦恼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二、放生念什么佛号最好呢

1、有这样一个很多人都听过的故事:一个人烦恼太重了,找到一位智者,询问道:我如何才能放下呢?智者让他拿着一个杯子,往杯子里倒满了果汁。许久,那人问:我可以放下了吗,手很酸,于是将杯子放下。

2、当然,放下远不如这么简单。杯子是杯子,一个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的物品,很容易就放下。而那些已经长在我们心里,植入骨髓的种种种种,放下,谈何容易。真正要做到,我们看看佛法的智慧教我们如何真的放下,修行过程不容易,但只要如法去修行,一步一步终能做到。

3、这里我们不妨拿朝山这件事情做一个比喻。假设在山上有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善知识,我们要去朝拜他,那么在朝山之前我们首先就是要起信,真的相信山上的那位善知识,对我们真的有帮助,所以我们才愿意花时间、力气去朝拜。那么对于放下这件事,就是要先相信自己能够放下。我们举的例子:提起了重物,然后手酸了之后,就直接把它放下。还有世间人告诉你面对事情的时候要面对它、处理它、要放下它,都是起信的范围,要你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4、接下来下的阶段,就是要做上山前的准备了。为了放下,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无常的观行,观行我们的身心以及周遭的事物都在不断的演变。透过那样的观行,你就会卸除了对于世间的事物,有所谓恒常不变的这样的迷失。实际上,你所放不下的烦恼也不是恒常的。

5、卸除这样的迷失的时候(朝山的准备做好),接下来,你就可以开始上山了,也就是进到佛门,来修习真正的佛教的义理。第一个要修习的佛教的义理,当然就是如何去解脱于你所放不下的烦恼。学解脱道的方式很多,但是有两大的核心,第一个就是要如何去观行五蕴空?我们说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空这个里面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没有你所以为、你所执著的性质存在。所以五蕴空的观行,就是你要去观行、观看、观察这个五蕴里面都没有你所以为、你所执著的性质存在。接下来是因缘法,因缘法就是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等等,这个里面的详细的观行。这个观行跟五蕴空是相辅相成的观行,刚好是一个是在横的层面,一个是在时间的纵的层面,提供了解脱道很好的观行。透过这两个观行之后,等于是解脱道的基础都已经打稳了。

6、接下来就要是最后一段了,走一段非常陡峭的路,上去就是山门,对于学佛来讲,就是要参禅了。参禅这一段很辛苦,可是非常的值得。值得注意的是,“参禅绝对不是放下”,参禅实际上是要透过善知识的开示,知道了入处之后,然后努力参究而找到自己那个恒常不变的本心。所以我们才说:最后的一段山路最陡峭,是需要大家坚持、有毅力地去把它爬过。一旦爬过之后到达山门,那个时候山门打开,才会看到佛法之中,佛所开示的种种的法,是多么多么的胜妙。

7、此时的你,已然找到值得永久依祉的本心,还会去依祉那些五欲世间你放不下的事了吗,答案不言而喻。

8、相关视频资料请点击网址:

9、‍这是我们共同的平台,欢迎你回家,让我们一起交流,一起分享,一起践行,一起欢喜润众生!

10、收阅本微刊方法,点击右上角按钮,点查看公众号,可关注“素食公益”或者分享本文,或者微信“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素食公益”或“ssgy521”添加,或直接“扫一扫”下方的二维码

标签: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精彩推荐
友情链接: Friends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