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善佛教 > 放生心得 >

放生一般随喜多少钱,适合放生的时候用的音乐 你的名字会被记多久
点击次数: 686   更新时间:2022-11-21 00:50  【打印此页


你们以后的路还很长你能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别人的脑海里多长时间呢

那个晚上的影片好像是南斯拉夫的《桥》。他正要走进电影院,一个青年拦住了他。


那个青年看上去很焦急,说:“这位大哥,售票处已经买不到票了,您能把手中的票卖给我吗?”他一愣,有些为难。他问:“你没有问过别人?”“问过许多人,他们都……”青年的脸色有些黯然,“要不是为了母亲,我也不会麻烦您的……”“你母亲?”“是的,我们从乡下来,我想领着母亲看一场电影。”

就因为青年的孝心,那天他毅然把票给了青年,没要一分钱。青年除了千恩万谢,还郑重地要了他的名字。


这是纷繁的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一个场景。十多年了,他几乎都把这件事忘记了。有一天,他走在街上,有一个人轻轻地喊他的名字。他一看,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笑容满面的中年人。他极力在脑海中搜索着这个面孔,但脑海中一片空白。

放生一般随喜多少钱,适合放生的时候用的音乐 你的名字会被记多久


中年人说:“大哥,您还记得十几年前您给我的那张电影票吗?那一年,我从乡下来,给母亲看病。母亲病得很重,我怕母亲不能活着从手术台上下来,就想领着母亲看一场电影。那天,多少人都拒绝了我。只有您,慷慨地把票给了我。您知道吗,我母亲手术后又活了一年。那一年里,每当她幸福地说到‘我在城里看过一场电影’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在心里用感激一遍一遍地默念着您的名字。是的,大哥,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忘不了……”


这是朋友的父亲在一次吃饭时给我们讲的一个故事。就在那次酒席上,他颇有感慨地说:“我就做了那么一点事,却让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记住了我的名字,而且一记就是这么多年。说真的,他喊出我名字那一刻,我还是觉出了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我是说,你们以后的路还很长,你能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别人的脑海里多长时间呢?”


一语惊心。是啊,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的名字已经被时光的风吹得无影无踪了,而另一些名字,因为爱——爱的付出与施与,却在风中成了不倒的丰碑。


在纸上盲目地追问人生的意义之前,你在心底里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吗:


我的名字被谁记住了,他们会记多久?

简易放生仪轨《心经》的观与照

根据我的观察,会读书的人都具有某种快速浏览的能力,于浏览中选择必需精读的书,好比科学种田,让有限的精力付出,用之于种一得十、得千、得万的收获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260字。较之于600卷、480余万字《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许多人只能选择那260字来读。


“般若”是梵语音译,读音为“波惹”,于“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大智度论》)。作为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般若波罗蜜是哲人的慧教,佛学之根基,诸佛的智母。这样有益的书,能不精读么!


那么,作为智母的佛学,它对人世与人生持怎样最为明智的看法呢?人怎样才能圆满实现自我价值去获得一种真正的自由自在,去有利人类呢?应该说,人活着想弄明白的就是这个问题。任何一个有所追求的人,心里都装着这个问题。人是社会的人,尽管受制约于外部种种因缘关系,但这个问题毕竟属于自我内心的问题。《心经》的主旨,就是直趋人心,启般若智,以辨知生命存在的本质状况与真实价值,去度过苦难,轻松步入自我解救、人格完美的自在境界。梵语“波罗蜜多”为度达之意,全靠般若这一航灯的智照,所以称“般若波罗蜜多”。这种度达,要做到六种修持,谓“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亦统称“菩萨行”,也就是佛法。


佛法强调“直指人心”,认定心外无法,且“心为形主”。若要修身,必先修心;而修心之道,在于观心。心中装着种种念头、疑问、矛盾、烦恼、道理,想做点好事,又觉得如此这般并不好,而是坏,总之,美的,丑的,善的,恶的,佛的,魔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怎么办?便只有自己观察自己的内心,经常采取横扫的办法,去烦,断念,坚持下去,以便进入清净自在境界。观音菩萨关注世界,外观世音,关注自心,则内观自在,两者相辅而行。《心经》以观内心为宗,以观外部世界为条件,二者也是相依而得的。没有自在之清净心,就无从凭借此虚静透明的慧心去观看人间百态,利益人类社会。《心经》的开篇首句“观自在菩萨”五字,开门见山,自观自心,开悟在心,是全文的龙首。


释迦佛祖创教,目的在于拯救众生的灵魂,全部命意,以人为本。而不同于其他宗教之以为神为本。而灵魂的拯救,在于自心所具有的佛性,亦即人性中的般若智慧。在挣得自身解脱的同时,造福众生;在造福众生的善行中获得自身的解救。慈悲为怀,自度度人。慈以予人以乐,悲以拔人之苦,两者都放置“心”上。至于怎样去慈悲,靠行动,靠“菩萨行”。而行动之前,关键又在于开篇首句五字中的第一个“观”字。即怎样看世界与人生才是正确的观察?则《心经》的回答很特定、潇洒、简缩、深奥、振聋发聩,曰:“五蕴皆空”。


原来人的构成,有五种成分,大致而言:“色蕴”指人的身躯,属物质。“受蕴”指人的感受;“想蕴”指人的思想;“行蕴”指人的运行;“识蕴”指人的全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都属精神。无论哪种成分,都蕴涵丰富,蕴藉不显,蕴蓄深奥。也就是说,大千世界中,人本身都是一个个丰富多彩、复杂多变、奥妙无穷的花花世界。“五蕴”的概念,本是对人间世与世间人实实在在地充分肯定。人间世是大世界,世间人是小世界,小世界组成大世界,统称大千世界,大小都是世界。世界是如此繁花似锦,变幻莫测,然而,若通过般若慧智对其进行彻底的观照,翻然得出的是,这一切原来都是空的,叫做“五蕴皆空”。那么,到底怎样理解这空呢?


原来“空”是对“五蕴”也就是对世间人与人间世而言的。“五蕴”的“色”,是人这一物质世界的总括。佛教指一切物体及其形状外貌叫“色”。当提到“色”时固然指世间一切物体,但主要是指人。首要是人心,“色”、“受”、“想”、“行”、“识”。这些都是实有的存在。都是有,不是空。


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却又指出“色”“空”没有什么两样,没有什么区别,二者是一回事,好比一个银币的两面,谓之“空有不二”。那么,又怎样来理解“空”与“有”这两者相对统一的关系呢?便提出了如何“观”,又如何能“观自在”佛法根本问题,即《心经》用以启悟的要旨所在。


不仅是人世间,即使是宇宙,不仅是世间人,即使是细胞,以至构成物体的比原子核更简单的基本粒子等一切“色”,其自身的存在,无一不是条件的组合。若离开了条件,自身就不存在,当体成空。空是永恒实在的。宇宙是空的,才有地球月亮;房子是空的,才能住人;瓶子是空的,才能装东西;鼓不空敲不响;肚子不空食物进不去,生物就活不了;等等这一切日常所见,都叫做“有不自有,因空故有;空不自空,因有故空。”(《三论玄义》)原来“空”与“有”是一个东西,“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反复强调的,在于这个“空”字,这是因为生活中看到的,是“色”,是“实相”,是“有”,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更为重要的观察与发现,应是“空”,应是“无相”,应是“无”。它存在着,却看不见摸不着,看来很玄。更有趣的是《心经》原文260字中使用否定词“不”9次,使用带有否定语气的“空”7次,特别是“无”21次。三字相加,计37次。都紧绕“空”的观念,用否定的看法行文,目的在于消除对“色”、对事物“实相”、对“有”的执着。


人们常说的“条件”,即作用事物发生、存在、发展的种种“因素”。佛学谓“因缘”,含事物发生的直接缘起与形成这缘起的种种前因。在词义上更准确圆该。因为在全部前因中缺一即没有该事物的或产生,或存在,或发展。故一切事物都是缘生事物,一切都“事出有因”,有缘由,有过程。这样,可能性才能成为现实性。若离开缘生,一切都无,一切皆空,就谈不上自性。所谓自性,指事物本有的真实本性。比如人,佛教认为个个都自有觉性,即佛性,但每个人都处在因缘的复杂链条的交织之中,时刻在变异。比如,少年时期的自身已不全是童年时的自身,中年时的自身已不全是青年时的自身,老年时的自身更不同于童年时的自身。自身在因缘过程中变异着,受支配于无穷无限无止的大空,即受支配于一生行走过来的无数因缘关系。这样一来,自身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人的一生,刹那刹那,刹那间如梦,如幻,如泡,如影,一切“实相”在时空流转中都成了“空相”。然而,即使人生多变,但认识自身本来如此的真如觉性不会变,它与生俱来。所以不显,多因习染而致。因此,对“实”与“空”、“变”与“不变”的开悟是一个认识过程,自觉过程。此刻我想起李白说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在无限大的空间与无限长的时间中,人的生命虚幻短暂如梦,实在应该活出些乐趣与滋味来。如何观察,应是于实相中看到空相,人就会活得大气、潇洒、自由、随缘,无挂无碍,与自然靠得近些,方能与众生共欢乐,共命运,又能于空相中把握实相,务实为智,观心除染,慈悲为怀,精进不息,内心充实。


佛教的根本观念是相对统一。“空”相对着“实”。而“实”即“法”,知法即知实。法是实的存在状态,即缘起状态。一切法都依缘而生,依缘而存,依缘而转,依缘而灭。故佛教的智慧,是一种与四大皆空的大觉智慧并行的“如实观”智慧。依此智慧去行动,行动过程中观结果,于实践中检验正觉,谓之“证菩提”。


一面是空,一面是色。一面是空相,一面是实相。一面是非我,一面是实我。一面是空性,一面是真性。以至于一面连法也否定,一面却虔诚聆听佛法。以至于一面是非佛,一面礼佛为至尊。以至于连“空”也予以否定,谓之“空空”。既然连空也否定了,什么生死、垢净、增减、智愚、眼界、意识界等等,一切的一切,无不都是空的了。故尔“诸法空相”是从“诸法实相”中抽绎出来的。“无”是从“有”中抽象出来的,否定来自于肯定。如“不生不灭”是从“有生有灭”中发现的,物不生,它就不存在灭。一物生出,它就走向灭。一切都是无常的,变异、变老、变衰、变灭,无不如此,相对又相依,无此即无彼。这样,有即非有,空亦非空,实为亦有亦空,谓之“中谛”。中谛是大乘佛教的大道理,两面论。一面是“空即是色”,一面是“空中无色”,当它提到“无”的时候,是强调不必执着于有。始终采取的是“空有不二”、“空有圆融”的观察方法,谓之“真空妙有”。这是一种防止人们观察事物普遍存在的执实性的一种无碍境界。比众生的执实习惯高出一筹。人们称之为“无碍哲学”。教人在观察人事世情时,对于看上去的确真实、无可怀疑的物事,还要看到那只是暂时的,因缘相继中的一瞬,一刹那。不妨取中谛“空有圆融”这中道的第一要义原则,才能舍弃执着而妙得,无挂无碍无恐怖地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即进入超越生死的境界,去体会“无我”的解脱之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