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积德,买些抓来的动物放走。而盲目放生却成了好心办坏事,甚至引发杀生。近日有网友反映,有人在海景国际花园对面的古渡口放生巴西龟和泥鳅,更何况巴西龟是“生态杀手”之一,会威胁本土物种的生存。放生者将生活在淡水中的巴西龟和泥鳅放入靠近河口的晋江。这个盐度很高的地方,相当于切断了他们的生计。
“海景国际花园对面的古渡口放生了一些巴西龟(目测有七八只),还有很多泥鳅时不时浮上来换气。现场留有两个网袋和塑料袋。这里的晋江靠近入海口,河水盐度不低。这是放还是杀?”网友@蝴蝶岛的原创微博引来了部分网友的讨论。巴西龟被称为“生态杀手”,它是一种淡水龟。它被放在河口附近,然后被放出来捕杀。
从@蝴蝶岛原生态微博的照片中,记者看到,一些被放生的海龟朝着岸边爬去,还有一些把头放在水面上换气,显然不适合该水域。岸边还有两个绿色网兜和一个大红色网兜,可见这次放生的动物还真不少。
“放生动物要充分尊重动物的习性,要考虑到放生水域的面积、位置、数量、天气等因素。”泉州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工作人员说,巴西龟是世界上100种最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它会捕食大量小鱼、贝类和青蛙、蝌蚪甚至其他原生海龟的卵。一旦流入河流,其他生物的生存将受到打击。
他说,人的盲目放生可能会带来两种结果。一是放生动物被放在不适宜生存的环境中死亡,污染环境和水体;第二,放生的动物是外来的“攻击性”物种,威胁其他原有物种的生存,破坏生态平衡。两种结果都背离了发布的初衷。这位工作人员呼吁,市民在“放生”时一定要注意物种选择,不要因为自己的“善良”而破坏生态平衡。
“市民参与放生活动,最迫切、最重要的是区分外来物种和原生动物,绝不盲目放生外来物种。这些对当地生态产生不利影响的外来物种,会对鱼类多样性的保护产生反作用。”工作人员说。
法律条款
放生也有法律规定。
2009年5月起施行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规定,单位和个人自行进行大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时,应当提前15日向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增殖放流的种类、数量、规格、时间和地点,并接受监督检查。
释放案例
2011年,上海松江区有市民称,松江自然河流中经常发现巴西龟;不久前,松江区车墩镇发现一只巨龟,经专业人士鉴定,为原产于美洲的凶猛鳄龟。一些居民还在这一带的新城附近海域发现了一种名为“清道夫”的南美鱼种,对当地的水生环境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