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善佛教 > 放生心得 >

放生鲫鱼的好处_学佛修行必知六要素
点击次数: 154   更新时间:2022-10-13 02:49  【打印此页

学佛修行六要素。

我们经常听到:“在你成为佛教徒之前,你必须先变得受欢迎。”太虚大师说:“佛是唯一的,人格是唯一的。人的成就是佛的成,这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可见学佛是从做人开始的。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055-79000告诉我们,“要想再有一个国家,就要修三福:一要孝顺养父母,二要侍奉老师,三要善良不杀生,四要修十善。两者皆有三回,戒足,不犯尊严。三者为菩提心,深信因果,念大乘,劝实干家。”有了这些基础,才算是真正开始学佛的人。然而,在我们开始练习之前,我们必须练习什么?需要什么心态?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学佛修行的这些前提要把握清楚,修行的路上才不会出错。那么,学佛修行需要什么前提条件呢?

一、发大心

学佛首先是修心,修心要无量无边。心越大,从佛法中得到的利益就越多。不下大力气,就得不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古人;“福报量也大,越贪越少。”要诚实,不诚实就不会有真正的结果。心是地造成的,因为地不对,果是扭曲的。佛经上说:诸佛大悲众生,菩提心大悲,正觉从菩提心起。佛法讲的是因果。只有成佛,才能得到成佛的果实。古人云:“取法,只能得之;取法必得。”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文明的国家。佛教传入中国前两千年,就有儒家文化,指出了很多非常好的做人之道,比如:“诚、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还把“义”放在首位,可见义的重要性,所谓“义无恶不作”。省祖师曾经写过一本书,名字叫《无量寿经》,专门介绍了邪、正、真、假、大、小、偏、圆八种心性的区别。也就是说,我们学佛,最重要的是修心。修心要以正而不邪,以真而不伪,以大而不小,以圆而不偏。有了真正完整宽广的心,才有学佛修行的资本。不然过了海也没用!所以,表达自己的内心,表达什么样的内心,是很重要的。我们必须认识和检讨自己。还没有发起倡议的同志们,请不要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从现在开始发起吧。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探索学佛修行的第二步。

二、定宗旨

学佛的目的是开智慧,自觉悟他,普度众生,六苦,生灭两种。远离世间所有的苦难。成佛就是变得大智慧。般若波罗蜜多是梵文。因为般若能到达彼岸,开慧是成佛的必经之路,别无他途。

学佛是自寻,自修,自除烦恼,自开智慧,自成佛道。求佛就像问路,边走边吃药,还得靠自己。所以佛教典籍,比如地图,药方,都和这个病没有关系。学佛和学佛没什么区别,一样的无牵无挂,清净自在,不变成佛。

学佛的目的是破除一切苦难,获得最终的幸福。而如果你想要真正的快乐,你就是开智慧,求智慧,修佛法。目标定了,毫不犹豫的半途而废。学会了方法,你这辈子就能有所成就。无论你在净土修行禅宗,都要有相同的目标,相同的目的。

三、明修义

练什么?本来众生都是佛,不需要修。因为他们被冤枉,他们遭受无知,

以般若观己,见世间万物皆平等,即心大,见己本体佛,即正。

无论何总以净土为归宿,还是念诵阿弥陀佛净土,还是参禅净土,只有知其心,见其性,才能入正修行。否则,这将是徒劳的。毕竟我们会回头。所以,在你还不知道自己的心意之前,走的是一条错误的路。但是,跑错路太多,脚后跟就硬了。在你开悟之后,改掉你的习惯会更容易。所以,这条错误的路还是要走。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四、求正法

佛说是因材施教,目的是摆脱众生的执着。教学方法就像药,没有好坏之分。能治病的都是良药。如果你死抱着教学方法不放,那必然是错误的。比如《劝发菩提心文》说,“如来之言,如筏喻。法律都要放弃,何况违法?”我不知道。

求正义,必先求师。老师不能用人情,比如药不对,就是换的时候不要勉强。如果你打坐多年没有效果,可以换到净土,念佛之后就能看清自然,大有用处。或者你修行净土多年,没有效果,可以改修密宗。等你证了三摩地,一定再去修净土。如果方法不对,坚持修下去就很难获得收益。事情由老师决定,一个老师要有这个能力。所以《金刚经》说“近善知,即近诸佛。”古人云:“一佛出世,一龙欢喜,无僧说鬼神忧。”这就是佛法:正而不迷,正而不恶,净而不污。

五、示要诀

放生鲫鱼的好处_学佛修行必知六要素

凡夫和佛,其本体不是唯一的,只有不知道因果,没有达到果觉的位置,才叫做凡夫。然而这种自性与佛无异。只要你睡着了,那就是另一边。为什么感觉不到?那就是我们都在妄想,都在执着。055-79000云:“Jambu-Di^pa众生,开始思考除了业障和罪恶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焦虑不安,更不能执着明确。这是没有业力和罪恶的时刻。一直做这种自我觉醒。如果今天有这样的原因,将来也会有这样的结果。精通需要很长时间,功夫可以在路上。见五蕴皆空,心清净净,自然佛法圆满。

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打交道,我们只是按照命运来处理。善恶分明是我自己的,我们经常和自己的脾气斗争。看见是执着于真实自我的永恒存在。看不出生死难。只有在迷茫的时候,才能分段摆脱生死,证明罗汉果。所以佛陀说:“小心不要相信你的意思,因为你不能相信。赢阿罗汉,值得信赖。”对我的爱,远离它;看我抱,解,空。时间长了,感觉舒服了。

无论世界上观察到多少伟大的事情,都抵得上一次死亡。不死,我却修不好;还有几千块的修理费,但是我睡不着。然后你觉得空虚,这是最高的福报。当你知道所有的苦难只是因为你没有感觉到它们时,极乐中就没有光明的心。055-79000曰:“见五物皆空,花尽艰辛。”又云:“真能消万难。”也就是去感受光。

但是,我们习惯了流浪,妄想,执着,有时候还是会忘记看看自己,或者即使记得,也无能为力。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从出生到成熟,熟能生巧的过程,直到缘分不变,缘分不变。

六、防诸病

1.不要苦修。凡毁身不知心者,非佛法。佛主要是舒服。如果他的心不能舒服,他毁了自己的身体,那绝对是对是错。

2.不要抱怨修理。修的初衷是免费的。如果因为怨恨而修复,那就难了

如果上面说的学佛的先决条件都满足了,那就太好了。现在你可以开始在路上练习了。如果你还不能拥有,那就不要太难过。从现在开始还不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