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弘善佛教 > 城市分站 > >

彭水放生节放生什么好 放生鲤鱼的真实感应

来源:未知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22-10-29 06:59   点击:273次
摘要:陈那论师举了宗的五种过失,而且是只举了例子,没有立过名,咱们说的自语相违、自教相违、世间相违、现量相违、比量相违是用的《因明入正理论》中的名字。我曾经买了两大箱子

在宋徽宗宣和年间,有个很有钱的商人,名字叫杨序。在二十八岁的时候,梦见一位神人告诉他说:“你再过十天,就要死了。但是你能够救活一万条生命,可以免死。”杨序说:“在这短短的十天内,要救活一万生命,恐不容易做满这数。”神人说:“佛经上说,鱼的卵,没经过盐腌的,就是经过三年,还可以孵化生出鱼来,你为什么不考虑考虑这个呢?”于是杨序就把神人的话特别醒目地写在大路旁的墙壁上,让人都知道不要用盐腌鱼卵;还看见人杀鱼时,就讨取鱼卵,仍到江中,一个月后,他又梦见神人,说:“你已救活亿万生命,数目已经够了,你的寿命已经得到彭水。”后活九十岁才死。

这类古代的故事我是非常相信的,因为现在我的身边也不断的出现这类故事,并不是什么太希奇的事情。至于放鱼子的要求,一层沙一层鱼子一层草,似乎是现代人为追求完美而立,并不见善书说和佛经记载。而我在看这个人的故事,是来自安士全书,里面我重点注意了,这个人是买鱼子“放入江中”,则活到97岁。他是直接放入江中。也就是说可以放到江中。我曾经买了两大箱子鱼子全部直接倒进珠江,后来看到人家说鱼子要如何如何放才好,我退缩了,很久没有放过鱼子,后来还告诉别人也要这么放,无疑是因为自己劝善没有智慧,断了鱼子的生路。

我们这个市场仅仅有一个,一般没有鱼子卖。我去后反复寻找,只在一个老太太那里发现了鱼子,而且还不少,有10斤左右,很大一堆,11元一斤,我全部买下。买的时候我问还有没有,老太太说:“有。”听到她说有,我大喜,因为我准备了600多元钱来买鱼子的,才买到100元,我怎么能甘心。于是我问:“还有多少?”老太太说:“如果你要,我再给你杀一些。”我一看,下面的池子里有大批鲤鱼,全部是大肚子的。我问:“这些鲤鱼都是有子的?”老太太说:“个个都有,如果要,我就再杀。”我一看,前面已经杀了五六条,摆放在地上,罪过。我说:“你的鲤鱼多少钱一斤,老太太说:”五元五。“我说我都买了。

全部买下后一称是108斤,我打车去珠江边放生。有一些是超级大鲤鱼,个肥肚大。大家要记得,同时放鱼和鱼子的时候,要分开一段距离,分开100米到200米才好,怕鱼会吃了鱼子。

放生鱼子后我心情好极了,这样的放生数量之庞大真是前所未见,即使放生5000斤泥鳅那次,也未必有这次数量多(泥鳅超小的300只一斤,大的30只一斤),真是给人带来无穷的欢喜,这样修行积累福分无疑会事半功倍,并且根本不用什么钱。最有趣的是我买的时候正好把钱用光,留下一点正够来回的出租车费用,这样的事情许多同修都遇到过太多,也不用我罗嗦了,大致原因是这些钱预先就是佛菩萨安排借你的手来放生的吧,

我回来以后想,要是能天天如此放鱼子和大鲤鱼就爽了,最好坚持到永远,可是一天要600多,有没有那么多钱呢,后来想想还是骂自己一句”业障鬼“,放生是佛菩萨出钱的难道忘记了,只要坚持,就一定有源源不断的钱来到让我能够一直放下去。

这个故事基本结束了,不过还有一点尾声,过后我还去过两次,都是仅仅有一两块鱼子,也没有什么大鲤鱼了,只是那天有,我问他们卖鱼的人,都回答暂时不多,有观赏鱼,放生也很彭水。问我要不要。我不要,今天再去,还是两条鱼子,我买下来,又买了几条鲤鱼和泥鳅放了。那天是托梦无疑了,因为我喜欢写修行心得,所以给我托梦也是给大家托梦,让大家注意家乡有没有鱼子可放。不过北方冰天雪地了,当然说的是南方同修要注意鲤鱼的产卵季节到了,多放些鱼子。

我也曾经把一些鱼子放到河边很多草覆盖的水域,也曾经丢在河水里。都是可以的。佛经说:鱼子修多罗,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意思是鱼子数量很庞大,但是真正活的很少,你放的时候是活的,你就得当时的功德,以后死了,那是后面的缘。菩萨初发心也是一样,发大心的多,坚持下来到成佛的少,所以贵在坚持。阿弥陀佛

附录:放生鱼子的方法佛说鱼子不经盐渍过,经过三年,还可以再活命。施愚山先生说:「鱼已经死了,将鱼子轻轻的拿出,勿损坏,勿著盐,分摊在稻草把的上面,等他水迹少微干一些,浅浅的埋藏在水边的沙泥下,以免别的鱼来吞吃,自然都可以活命了,但是埋藏的地方,切不可离水的。倘若在冬冷春寒的时间,用干燥的泥块捣成粉,将鱼子拌裹了、晒暖了,好好收藏起来,积到阴历四月十五以后,撤放在河滩的水草中间,没有不都活的。其余月份,随时可以放的,也更便当了。这个方法可以用,也可以将鱼子直接扔进江中。

最近每隔两天就去放生一次鲤鱼和鱼子,因为鲤鱼又给我老婆连续托梦两次,想想也未必是鲤鱼托梦,可能是佛菩萨的提示。因为我最爱放鲤鱼,并且又有这么多鱼子,佛菩萨不忍心看到鱼子全部被吃。我每次去都有人要买鱼子,我都是全包了,

每次放生我都会告诉一个买鱼的市民不要杀生,不要买活的,会短命多病,每次一个。我甚至会说:”我爷爷就是这么死的,其实我爷爷确实是因为打猎,后来得了中风死的。“这样说了,有一次一个女人买乌龟,我过去告诉她千万别杀乌龟,其他的动物也别杀,因为杀生会短命多病,我爷爷就是杀生得脑血栓死了,这个女人听我说后,就表示再不买了,

最近放这个就把钱差不多放没了,这两天想再去放一次。我自己看鱼子,发现实在是太小了,一克里面大概就有10万条命,那一公斤是一亿条命了,我最近放了40公斤,难道有40亿条命被我救了?昨天我拉了一个饭店老板去放鱼子,她出390,我出480,放了160斤大鲤鱼,10斤鱼子。放后很舒适充实。

上面就是一个放生鲤鱼的功德感应故事,其实不光是放生鲤鱼,放生任何众生都是非常好的,在现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江边放生的活动,我们也是可以去参加的。

《门论》讲记?三中国佛教放生网_放生仪规放生感应放生功德放生心得放生愈病-云端佛学

偈子第二句中的“是中”,“起论端义”,说“是中”只是一个发语词,并没有什幺实在的意义。“或简持义”,也可以说是简持语,“是中”就是“是宗等中”,表示现在先说“宗”,就简取了宗,排除了因和喻。“所言唯者”,所谓“唯”,“是简别义”,唯也是一个简持词。“随自意”是指“偈子中的随自意”,说偈子中的随自意是说(显)要立不顾论宗,而不能立遍所许宗、先业禀宗、傍凭义宗,简取了不顾论宗,排除了其它三种宗。“显不顾论宗随自意立”的这个“随自意”是解释不顾论宗的,就是说,所谓不顾论宗就是只要自己高兴,不管别人的意见。“乐为所立”,就是偈子中的“乐为所成立”,偈颂的句子不同于一般的断法,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乐”要随第三句读。“所立”就是宗,是立论者要成立的对象、观点儿。宗支是立论者要成立的东西,因支、喻支是双方都赞同的、能够证成宗的理由,不是立论者要成立的对象。这句“乐为所立”有两种说法,宗有不顾论宗、遍所许宗、先业禀宗、傍凭义宗,不顾论宗是按照立论者自己的高兴而立的宗,遍所许宗是立论者和论对者双方都承认的观点儿,你要是这样立的话,就是不但自己“乐”,论对者也乐,双方都乐,就辩不成了。先业禀宗是在同一个教派内,教义都是一样的,这也争不起来。傍凭义宗是有话不明说,我本来想说“无我”,可我却立“声无常”,这也不行,若论对者给你装傻,你也辩不成。所以,“乐为所立”就是指不顾论宗。第二种说法是说,因明论式的三支中,宗支是“乐为所立”,而因支和喻支不是,因为因支和喻支是双方都承认的东西,既然因支和喻支是双方都认可的,则因支和喻支就有成立宗支的能力。宗有遍所许宗、先业禀宗、傍凭义宗、不顾论宗四种,要是你立的不是不顾论宗而是其它三种宗,就是没有按照“随自意”这个原则来,就没办法达到你立宗的目的。“不乐为能成立性”,乐为所立是说宗的,说宗作为所立,是立论者所乐的。而这一句“不乐为能成立性”是说因和喻的,宗为所立,因和喻有成宗的作用,就是能立,因和喻是双方都赞同的,不是说你高兴怎幺立就怎幺立的,不是由着你的性子来立的,因和喻在当下不是乐为成立的对象,这句话中的乐不但是自己乐,而且也得让论对者乐。“若异此者”,要不是这样的话,就是说你立的宗不是不顾论宗,不是自己乐而对方不乐的。“说所成立”,来立宗。这一句应该与“若异此者”放在一起。“似因似喻应亦名宗”,说要是不是只管自己高兴也要让对方高兴,那幺因、喻也可以叫宗,因为因、喻也是自己高兴,对方也高兴的,而且不但因、喻应该叫宗,连似因、似喻也应该叫宗,这一来就整个地乱了套。这个大家明白不明白?我这幺说吧,说你立的宗不是不顾论宗,那幺似因、似喻也也成宗了,为什幺呢?似因、似喻之所以是似因、似喻,就是因为它不是立论者和论对者双方共许,立论者要是非坚持说你的因、喻不是似因、似喻而是正确的因、喻,那幺论对者就会要求你加以论证,来论证你的因、喻是正确的,所以你的因和喻就成了宗。大家注意,虽然说你的这个因、喻成了宗,但这是后一步的事儿。

为显离余立宗过失故。言非彼相违义能遣。

颂子的第四句是“非彼相违义能遣”,这句偈颂是说,立宗必须排除立宗的各种过失。也就是说,正宗必须是不为正确道理所排除的对象。“离”排除、没有,没有什幺?没有“立宗过失”。为了显示没有立宗的种种过失,所以颂子的第四句说“非彼相违义能遣”。

若非违义言声所遣。如立一切言皆是妄。


这是第一种情况:真宗不能犯自语相违的毛病。

或先所立宗义相违。如獯狐子立声为常。

这是宗过的第二种:自教相违。自教相违就是自己立的这个宗与自己所尊奉的教义相违背。陈那论师举的例子是这样的,彭水说獯狐子立“声为常”。獯狐子就是鸺?仙人,鸺?仙人是胜论派的创宗者。胜论派本是主张声无常,立“声为常”就是与自己教派的教义相矛盾。

又若于中由不共故,无有比量,为极成言相违义遣。如说怀兔非月,有故。


这个就是说,有一个事儿,这个事儿还没办法用比量论式来推理,别人都承认这个事儿,可你却非拗着个劲儿不承认,这样的宗也不行。陈那论师举的例子是“怀兔非月”。这是一个民间故事:很久以前,有一片林野,里边儿住着一只狐狸、一个猿猴和一只小兔儿,它们和睦相处。帝释天想考验考验它们,于是就化身为一个饥饿的老头儿,向它们讨吃的。狐狸给叼了一条鱼,猿猴给摘来了野果子,小兔子没找到食物,就自己跳到了火里,把自己给烧了,让老头儿吃自己的肉,帝释天于是就把小兔子的遗骨送到了月亮里,小兔子在月亮里复活了,所以,直到现在,月亮里还有一只小兔子。当时的人们都相信月亮里有只小兔子,现在你立了宗说“怀兔非月”,就是说月亮怀里没有小兔子,这不行,这就是世间相违。世间相违就是与世人共许的观念相违背。这世间相违其实是说理智的人不要与不理智的人辩论,辩论必须是在同等量级的人之间进行。秀才没法与兵辩论,大人不和小孩儿打架。

又于有法即彼所立为此极成现量、比量相违义遣。如有成立声非所闻瓶是常等。


陈那论师举了宗的五种过失,而且是只举了例子,没有立过名,咱们说的自语相违、自教相违、世间相违、现量相违、比量相违是用的《因明入正理论》中的名字。

分享到:

标签: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